愛情本是個不等式,沒有誰可以預見感情天平的哪一端會重些,哪一端又會輕些.但是愛情就是這樣,如果你沒有勇氣去嘗試,那就注定只有陪伴自己孤寂的靈魂…

因為我們一生都無法獨自生活,總要有人相伴;因為我們擋不住情慾的誘惑,會愛上別人或者被別人愛上;因為我們既不是神也不是聖,斷不了與生俱有的情根,自然是無法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.人就是人,上帝造人時,已注定了人不能獨自生活,所以才有了戀愛、結婚、生子這人生的圓舞曲.難道是無奈才戀愛嗎?怎麼覺得戀愛像賭博呢?誰又說不是呢?要不然這個大千世界、茫茫人海,你又為何偏偏莫名其妙地愛上他或她呢?怎麼就一個「緣」字了得!被愛上是幸福的,但愛上一個人卻又包含著不幸,因為你的愛未必完全被你愛的人接受,這時候,似乎又無處去尋找上天.

你心中的白馬王子,或是夢中情人,離你而去時頭都不肯回一下,任你淚眼婆娑,甚至心在流血,這就是不幸.可是,上天注定會給你安排新的緣分,所以,你還是要自己再去尋找,再去賭博,再去準備迎接幸與不幸.

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你付出的真心不被你愛的人理解和接受,那麼你的賭博便是一次失敗,敗得遍體鱗傷,那你還敢再賭嗎?或許你不想了,有些害怕了,怕心頭再被留下一道相伴一生無法抹去的傷痕.可是過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,你發現,人是不能夠獨立生活一輩子的,這是盤古開天就定下來的,所以還要再戀愛,再賭博.在人群裡走,就要被熱情擁抱,你能拒絕嗎?難道真的是無奈才戀愛嗎?其實更多的則是戀愛也無奈…

愛情就好像花,情到深處,愛到極點,花就要開了.開得那般清麗,那般淒美,令人忍不住想哭.我知道,花開之後,就該謝了.花謝了,還有再度的繁榮,而我們去哪裡尋找下一度的輪迴?

生命的本質是孤寂的,命運的安排是注定的,因此,紅男綠女在情竇初開時生發了對愛的期盼,如饑似渴.嬌嫩的花芽兒便冒出來,初見天日,春風徐徐,後來,他們臉紅心跳地走到一起,滿懷憧憬地全心全意地相親相愛.當兩顆心因相愛而不能分離時,他們就會自然走進了婚姻的大門.可以說,個別功利性極強、想用色相換取質享受的人除外.走進婚姻的大門的那一瞬間是愛情顏色最紅艷的時刻,有情人終成眷屬,他們陶醉在幸福快樂喜悅之中.在那個時刻,相愛的人都認為他們可以相愛一生相伴一生,能白頭到老能永遠快樂.

走進婚姻的大門後,有了家需要過日子,得做飯洗衣干家務;有了家需要錢,得拚命賺錢養家餬口;有了家需要安寧,得放棄過去的許多浪漫…這樣的日子無可非議,可悲的是兩人從浪漫的相戀走進實在的婚姻生活後,相愛的熱情也在不知不覺中降溫,等這溫度降到一定的程度,那滿目香艷的愛情之花,在夏日炎炎,天也高了,雲也淡了,激情漸漸熄滅.花枝澀澀蔫巴巴地靜靜的立著,顯得很倦慵,隨時都可能打一個長長的哈欠…

正如錢鍾書老先生所說的圍城理論:「圍在城外的人想進來,圍在城裡的人想出去…」愛情與婚姻,既有聯繫又可分離.如何處理愛情與婚姻的關係,看似簡單,實際上是極其複雜的問題.真確與荒謬之間,有一條清晰而粗壯的界線,那叫真理.而兩人之間所有的是是非非對對錯錯,卻在那條界線的裡邊糾纏著演繹著. 人也不多嘴也不多,但是永遠講不清道理…

人們常說:「愛情是花朵,婚姻是果實.」這種說法當然沒錯,但是在無意中似乎形成了這樣的印象:戀愛是實現婚姻的手段和前奏,一旦達到結婚的目的,也就完成了使命.這樣就把關係弄顛倒了,本來愛情才是目的,婚姻不是一次愛的毀滅,而是一次愛的昇華,不是愛情的墳墓,而是愛情新的起點.

愛情就像是一副油畫,太近了看著不大像畫,太遠了又看不清楚,只有不遠不近,恰到好處,才能看出「效果」.一對夫妻或戀人,有時被形容為心心相印、形影不離、親密無間.那麼到底是親密無間好呢?還是親密「有」間好?

這裡就有一個審美距離問題.審美距離是一條重要的審美原理.德國著名的黑格爾派美學家費歇爾說:「我們只有隔著一定的距離才能看到美,距離本身能夠美化一切.」審美距離又分為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.物理距離好理解一些,心理距離抽像一些.比如,你坐在一個美麗的姑娘身旁一個小時卻當一分鐘,便是審美心理距離的微妙作用所致.未到蘇杭的人,心裡總是嚮往的,有機會親臨時,先是陶醉不已,後卻逐步淡然,若長期往下去,還會熟視無睹,見美不美.這裡則既有物理距離又有心理距離緣故了.

夫妻或戀人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是很重要的,然而也是難掌握的.保持心理距離就是讓雙方保持各自個性上的閃光點.讓雙方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塊自由活動綠地,誰也不要企圖挖空心思去改造對方,而是要設法適應對方,讓對方有獨立的人格,獨特的個性和適度自由的生活圈.誠然,這所說的距離必須是有限的、適當的.正如某作家所說:「有距離才有吸引,但是,千萬不要太遠,當我痛苦或迷惘時,不要讓我牽不到你的手.」保持距離決不是設置防線,距離決不是指感情距離.相反,審美的心理是極力縮短這個距離,形成強烈的親和力,實際上是縮短感情距離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南朱老師咨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